一、400米障碍跳跃矮墙四会示范作业教案
四百米障碍跳越矮墙训练教案一、教学提要科目:四百米障碍 目的:通过本课训练,使同志们初步掌握跳跃矮墙的技术动作要领及其组织实施方法 内容:跳越矮墙 时间: 45 分钟 地点:四百米障碍场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检查验收 要求: 1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 、注意安全,加强保护,严防事故发生 3 、认真听讲,刻苦训练二、教学进程 (一)教学准备 1 、接受队伍,宣布提要 2 、本课教学重点介绍 3 、准备活动 ( 1 )慢跑 800 米热身;( 2 )扩胸运动;( 3 )振臂运动;( 4 )转体运动;( 5 )腰部运动;( 6 )跳跃运动;( 7 )前后压腿;( 8 )抬腿运动。 (二)教学实施 讲解:矮墙是 400 米障碍中的第三组障碍物,规格是宽 2 米、高 1.1 米、厚 0.2 米,学习和掌握通过矮墙的技术,可以提高我军官兵的跳跃能力,为战时能够快速通过此类障碍物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矮墙主要有三种方法: ( 1 )一手一脚支撑跳跃式;( 2 )一手支撑跳跃式;( 3 )蹬踏式。动作要领:跑至矮墙前 1.5 米处,一腿用力蹬地起跳,身体向前上方跃起,另一腿向侧前上方提起,异侧手(手指向前)支撑与矮墙上沿,身体跃至墙上略收腹含胸,起跳腿迅速屈膝提起,小腿收于胯下,并越过矮墙着地,同时支撑手推离矮墙,身体前倾,摆动腿着地继续跑进。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在被保护者通过时手扶其支撑臂帮助通过,对操练者采用拦、搂、抱的方法加以保护。
二、小班安全教育公开课受伤的眼睛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的基本构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爱护眼睛以及可能会伤害眼睛的危险行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眼睛的特写图片,小男孩玩偶,细树枝。
2.胡萝卜沙拉。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活动。
教师:
(1)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教师:小朋友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2.让幼儿观看眼睛的特写图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构造以及作用。
(1)教师: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的黑葡萄是什么?
(2)教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3)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3. 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可能会伤害眼睛的种种行为。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看电视时离电视机很近,会伤害我们的眼睛,也不能看的太长时间。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偷偷地戴大人的眼镜。眼睛有问题的时候才需要戴眼镜,不要随便戴别人的眼睛会伤害自己的眼睛。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用脏手揉眼睛。脏手上有许多细菌,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受伤。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4--对着太阳看,盯着强光看。看很强的光线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5--玩尖锐的物品。会不小心扎到眼睛。眼睛受伤了就什么耶看不见了。
4.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吗?
(2)教师小结:看书看电视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看看远方的东西,还可以看看绿色的树林、草地,让眼睛休息、放松。也可以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鸭肝、猪肝等。等我们长大一点儿,我们还学会做眼保健操,这些都是保护眼睛的好办法。
5.引导幼儿观看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懂得有危害的行为不可以去做。
6.让幼儿愉快地享用胡萝卜沙拉,活动结束。
三、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能
一、凸显教学双边特性,实施互动性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融并进、有机统一的动态前进过程.教学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有效沟通、观念碰撞.双边性、互动性,是教学活动自身所具有的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高效“教”上,还表现在学生的有效“学”上,这就要求课堂有效教学应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发展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扬弃教师“主宰”课堂,统治课堂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而要将师生互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性、生生互动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新知学习、问题探究、思考辨析等活动中,挖掘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参与师生深入互动、生生有效合作的双边教学之中.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能动意识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探讨新知活动,主体特性得到有效展示和锻炼,促进师生互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坚持能力培养宗旨,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是相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另一方面是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地“学”,是相对于学生而言.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并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可见,能力培养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思考分析的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思考分析活动,通过动手探究、思考分析等活动形式,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发挥学生主体特性,实施自主性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具有显著、积极的内在能动特性,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探知、求真“潜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内在积极潜能,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疑惑”,开展自主实践探知活动,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上逐渐“远行”,有效探知.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探知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为学生“定”好自主探究的“任务”和“目标”,使学生能够在鲜明目标要求下进行有效探究活动.二是要做好学生探知过程的“导”的工作,对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坎坷”进行实时的指导和有效的解决,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探究方法,积极的学习情感,防止出现流于形式,走过场,提升自主探究活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