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生能否自考师范专升本
可以,你需要拿到一个师范类专业学历,之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通过后就没问题了。
非全日制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教师资格,须参加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委托教师资格认定专家审查委员会,对参加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的申请人进行考查,考查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第一项:笔试
1.笔试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中、小学考试内容: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理论;新课程理论;教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中等职业考试内容: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及应用;教育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项:面试
1.试讲
根据申报的学科(专业)与资格种类设置试讲题签,申请人抽签后准备30分钟,进行10分钟的试讲(中学和小学统一使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专和职业使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答辩
根据试讲情况,专家评委围绕教育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提问,申请人即时作答。
(五)根据审查和考核结果,对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七、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09年2月23日—2月27日;
领取准考证时间:2009年3月11日—3月12日;
各县(市)区的申请认定时间可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
理解异分母加减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本人体会颇深,浅淡如下: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单位统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的知识进行互补,学生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减,只有先通分划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上述过程中,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且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以下几点是我总结出的应该在以后教学中改进的地方: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就拿本节课说,我设计本节课是围绕教学重难点来展开的,在复习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数单位来引入,事实上应该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来引入,因为这样有几个好处,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仅可以复习通分和分数单位这两个必要知识的铺垫,而且还可以在学习1/2+1/3时,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研究把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另外,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我可以问“图1/2+图1/3等于是一个怎样的图?”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碰撞出火花。然后经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运用图形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个为什么要通分的过程更加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二、教学知识性的错误:在解决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我板书的通分的几个步骤用了递等式,事实上应该要用连等式,因为计算分数一步加减法时,本身就只有一步,中间部分在以后学生熟练做的时候是可以省略的。还有在练习改错题的改正时,板书没有写出通分的过程,让学生看了很别扭,并且学生在指出错误的地方时就发现了没有通分。事实上,本节课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节课,就必须把通分的过程板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