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用网口做IAP更新ucos或rtt系统吗
问题一:IAP能不能用网口来更新数据?
你要知道IAP主要功能是把应用写到指定地址,并引导它启动。它与网口还是串口传输方式不相关,只要能传输过去,哪怕你用声波传输数据都没问题,它只是下载方式而已,上位机与IAP协议好,能传数据就行。
问题二:IAP能不能更新ucos或rtt系统?
IAP通常在系统运行之前运行,系统都是依赖于它的引导,所以他与ucos或rtt甚至裸奔应用都不相关,只要生成的bin文件是可以执行的,它都能引导起来。
其实你要考虑的是:1.怎么用网口给IAP传输应用文件?2.怎么把接收到的应用文件引导起来?仅此而已。
二、口袋妖怪XY 美丽鳞片哪里拿
有瀑布的那个城市瀑布那里的区域中有一块没有浸在水中的陆地,那里隐藏着美丽鳞片
三、请教direct3d9中如何将渲染到纹理的纹理与其他纹理混合
LPDIRECT3DSURFACE9 pRenderSurface = NULL,pBackBuffer = NULL; ...为了访问纹理内存对象,我们需要一个Sur.我使用纹理渲染技术RTT,将创建出一块512*512的纹理设置成为渲染目标,并在这个纹理上绘图,之后想跟另外两张纹理混合,结果发现混合后在目标纹理上.
四、超级机器人大战K攻略
流程攻略
附上隐藏机体部分吧
这是汉化版的
希望能帮到你~~~
五、linux中tcp timestamp作用?
Linux内核中的使用
如果支持Timestamp选项,那么可以用此选项来计算RTT。
static void tcp_ack_saw_tstamp(struct sock *sk , int flag)
{
/* RTTM Rule: A TSecr value received in a segment is used to
* update the averaged RTT measurement only if the segment
* acknowledges some new data, i.e., only if it advances the
* left edge of the send window.
*
* Changed: reset backoff as soon as we see the first valid
* sample. If we do not, we get strongly overestimated rto.
* With timestamps samples are accepted even from very
* old segments: f.e., when rtt=1 increases to 8, we retransmit
* 5 times and after 8 seconds delayed answer arrives rto
* becomes 120 seconds!
*/
struct tcp_sock *tp = tcp_sk(sk);
tcp_valid_rtt_meas(sk, tcp_time_stamp - tp->rx_opt.rcv_tsecr);
}
rtt即等于现在的时间tcp_time_stamp减去Timestamp Echo Reply,即tp->rx_opt.rcv_tsecr。
TCP timestamp option的作用:
1)allow more accurate round-trip time measurements for deriving the retransmission timeout estimator.
2)protect against old segments from the previous incarnations of the TCP connection.
3)allow detection of unnecessary retransmissions.
tcp_tw_recycle/tcp_timestamps都开启的条件下,60s内同一源ip主机的socket connect请求中的timestamp必须是递增的。
六、如何实现Java udp超时重传机制(类似tcp那样)
对一个连接而言,若能够了解端点间的传输往返时间(RTT,Round Trip Time),则可根据RTT来设置一合适的RTO。显然,在任何时刻连接的RTT都是随机的,无法事先预知。TCP通过测量来获得连接当前RTT的一个估计值,并以该RTT估计值为基准来设置当前的RTO。自适应重传算法的关键就在于对当前RTT的准确估计,以便适时调整RTO。
为了搜集足够的数据来精确地估算当前的RTT,TCP对每个报文都记录下发送出的时间和收到的确认时间。每一个(发送时间,确认时间)对就可以计算出一个RTT测量值的样本(Sample RTT)。TCP为每一个活动的连接都维护一个当前的RTT估计值。该值是对已经过去的一个时间段内该连接的RTT了两只的加权平均,并作为TCP对连接当前实际的RTT值的一种估计。RTT估计值将在发送报文段时被用于确定报文段的RTO。为了保证它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当前的网络状态,每当TCP通过测量获得了个新的RTT样本时,都将对RTT的估计值进行更新。不同的更新算法或参数可能获得不同的特性。
最早的TCP曾经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来估计当前网络的状况,如下
R<-aR+(1-a)MRTP=Rb其中a是一个经验系数为0.1,b通常为2。注意,这是经验,没有推导过程,这个数值是可以被修改的。这个公式是说用旧的RTT(R)和新的RTT (M)综合到一起来考虑新的RTT(R)的大小。但又可以看到,这种估计在网络变化很大的情况下完全不能做出“灵敏的反应”,于是就有下面的修正公式:
Err=M-AA<-A+gErrD<-D+h(|Err|-D)RTO=A+4D,这个递推公式甚至把方差这种统计概念也使用了进来,使得偏差更加的小。而且,必须要指出的是,这两组公式更新,都是在 数据成功传输的情况下才进行,在发生数据重新传输的情况下,并不使用上面的公式进行网络估计,理由很简单,因为程序已经不在正常状态下了,估计出来的数据 也是没有意义的。